|
|
|
觀察:雙橋飛架長三角 助推區域一體化[圖]
觀察:雙橋飛架長三角 助推區域一體化[圖] |
【作者/來自】網站管理員 【發表時間】2008/5/3 【點擊次數】1704 |
觀察:雙橋飛架長三角 助推區域一體化[圖]
來源:人民日報 作者:汪曉東 選稿:王曉菊
蘇通大橋、杭州灣大橋區位示意圖
杭州灣大橋――滬甬更近了
東方網4月25日消息:今年5月1日后,寧波人去上海,浙東人去蘇南,不必再往擁堵不堪的杭甬高速路上擠了,因為有了一條更便捷的通道――杭州灣跨海大橋。
地圖上,杭州灣猶如一個巨大的“V”字,嵌在上海、杭州和寧波之間。現在,一座36公里長的大橋,跨海臥波,將南北兩岸的慈溪和海鹽連起來,在滬、杭、甬之間形成一個“A”字形交通圈。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因此縮短120余公里。
“杭州灣跨海大橋不僅僅是一條交通通道,更是一條經濟大動脈。它的通車將影響整個長三角,重構區域格局。”華東師大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沈玉芳教授說。
“大橋經濟”應運而生
長期以來,在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城市群中,寧波因為地處交通末端而成為一個邊緣城市。對外交通阻隔,經濟腹地小、要素集聚能力有限,制約了寧波構筑大都市的雄心。“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,將****改變這些劣勢。”沈玉芳認為,寧波的經濟腹地將明顯擴大,直接進入上海經濟圈的核心圈層,成為長三角核心副城之一,城市等級將和南京、杭州并駕齊驅,與上海一起形成“一線三點三連星”的發展格局。
杭州灣上這一“橫”,在長三角路網布局中,形成了浙東南―上海―杭嘉湖這一新的三角地區。寧波處在南翼接點和樞紐位置上,上接上海輻射,下帶紹興、舟山、臺州發展。這種區位優勢,給寧波構筑都市經濟圈提供了強大動力。
隨著跨海大橋開建,寧波市政府不失時機地提出了“大橋經濟”的全新概念,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決策。****手筆是,在大橋南岸附近設立杭州灣新區,包括西部、中部、東部三大區塊,目前中部工業區塊已開發完30平方公里。杭州灣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高慶平說,大橋建成通車后,杭州灣新區將成為上海、杭州、寧波三大中心城市的中心,在兩小時的經濟圈中,將同時擁有上海、杭州和寧波三大空港,寧波、上海兩個大港。隨著大橋臨近通車,海內外投資商紛至沓來。迄今為止,杭州灣新區已累計引進內外資項目247個,總投資約340億元。
“建設杭州灣大橋,寧波收益最直接。嘉興人也在思考,嘉興將在‘大橋經濟’的盛宴中分享什么,面臨什么樣的機遇和挑戰。”嘉興市常務副市長裘東耀說,原來,與上海緊鄰的嘉興享有“零距離”接軌的優勢;大橋開通后,長三角公路網更完善,浙江東南城市到上海的時空距離都拉近了,也分享交通一體化帶來的“同城效應”。面對新的競合形勢,要求長三角城市今后更加注重錯位發展、找準定位、揚己所長、協作共贏。
長三角要素流動提速
“過去,長三角的城市空間格局,是以上海為中心的‘點―軸’發展形態。現在已經形成了網絡狀的城市群格局,主要大城市之間都建立了點對點的直接聯系。通過杭州灣跨海大橋,上海的影響將直接輻射到浙東、浙南,寧波也可把影響擴展到嘉興等地。這種城市間互相影響的加強,對于促進交流和合作、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裨益良多。”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建軍教授表示。
隨著杭州灣跨海大橋、蘇通大橋、蘇嘉杭高速等重要交通節點工程的竣工,長三角15個城市群之間都能通過現代化快速交通網實現連接,基本確立長三角“3小時都市圈”,并逐步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******特大型國際都市圈。
這種格局下,有專家認為,浙東南企業挺進上海將會出現一個新的高潮。寧波新海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塑料電子打火機的“大哥大”,去年初,新海公司把企業的研發和銷售中心搬到了上海松江,接著與世界500強企業美國寶潔公司達成協議,合作研發塑料噴霧器,在寧波制造。新海公司董事長黃新華表示,跨海大橋建成后,新海可實現2小時交通距離制造與研發的梯度配套,提升了企業的競爭能力。目前像新海這樣“心掛兩頭”的企業,浙東南地區數以萬計。
浙東南到上海的要素流動,取道杭州灣大橋必經海鹽。海鹽現在到上海、杭州、寧波、蘇州都是一個小時車程,區位優勢在長三角各縣市中首屈一指。海鹽縣委書記梁群表示,不僅要讓人才流、資金流、信息流“流過”,更要“留住”。專家認為,杭州灣周邊類似海鹽、慈溪這樣較小的城市可以借力幾大核心城市群,與之接軌形成產業梯度,實現跨越式發展。杭州灣將變成“杭州圈”,極有可能造成長三角的經濟重心南移。
港口集群呼之欲出
寧波港是中國地理位置****優勢的港口之一,擁有中國大陸最多的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,貨物吞吐量連續六年保持中國大陸港口第二位,全球排名位居第四。
以往,寧波港的腹地主要集中在杭州以東、以南地區,浙江省有近60%的外貿物資走上海口岸。杭州灣大橋的興建,****打通了寧波北侖港的北方通道,直指集裝箱生成量極大的浙西南地區和蘇南地區,進而延伸到整個長江流域。與此同時,由于紹興、臺州等地到上海港的距離縮短,寧波港也面臨著這些地區的箱源通過大橋轉向上海港的問題。對此,寧波港的有關負責人表示,寧波港與上海港貨物流向分工明晰,洋山港的發展不會對寧波造成太大的影響。
“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開通,將加深上海和寧波的港口競爭合作關系。”沈玉芳教授說。早在大橋開建之初,浙江省就著手推動港口戰略聯盟,實施寧波―舟山港一體化,目前又在推進海鐵聯運,完善“無水港”體系和物流體系。
通過杭州灣跨海大橋,寧波―舟山港與上海蘆潮港相通,再通過東海大橋與大小洋山港相連,串起了長江出海口江海連運“T”字形黃金海岸。現在,舟山港―寧波港―跨海大橋―蘆潮港―東海大橋―大小洋山港,中國乃至世界上****的港口群呼之欲出。(記者陳偉光)
蘇通大橋――蘇北新期待 半個上海人
“媽媽,蘇通大橋到底什么時候通車啊?”這幾天,徐女士的女兒每次打電話都會問。
徐女士在南通機關部門工作,她的女兒,在“江對面”的上海讀大學。在說“江對面”的時候,徐女士特意重復了一下,那語氣,仿佛就像上海的一個浦西人說自己在“江對面”的浦東上班一樣。
即將正式通車的這座橋,南通人期盼太久了。2003年6月,蘇通長江公路大橋正式開工,從此,南通人就天天盼著它早日建成通車。
從地圖上看,如果沒有長江阻隔,南通到上海的直線距離只有100公里左右,開車也就1個半小時車程。但是,因為沒有橋,多少年以來,南通人只能依靠輪渡過江,這樣,到上海的實際車程至少3個半小時。而且,一旦遇上大霧等惡劣天氣,時間更加難以預料。而現在,有了橋,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,空間上的距離縮短了,心理上的距離也隨之縮短。“我們是半個上海人了!”市民王先生有些激動。
此言不虛。上海與南通本來有著天然的聯系,地緣相近,人緣相親。
如今,大橋通了,南通人到上海,更沒有“跨省”的感覺了。“不就相當于上海的奉賢或者南匯嗎!有些上海人,上班也要一兩個小時呢。從南通到上海,不也就一個多小時嗎?”
一個“新蘇州”
蘇南、蘇北――江蘇被長江天然分割成兩部分。一般認為,蘇南是長江以南的南京、蘇州、無錫、常州、鎮江五市。不過,據江蘇省社科院院長宋林飛說,在學界,還有一個“蘇南”概念,就是指蘇州、無錫、常州、南通。
當然,這話如果放在一二十年前說,一般人肯定懷疑:南通和蘇錫常能比嗎?但是如今說起南通,大家幾乎是眾口一詞:“南通潛力大!”這與蘇通大橋無疑有著最直接的關系。
在長三角范圍,一般而言,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,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與上海的距離。比如蘇錫常就是最典型的。離上海最近的蘇州“近水樓臺先得月”,經過短短10多年的發展,從一個水鄉古城,一躍成為中國外向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,成為跨國企業聚集的“世界工廠”。
蘇州出產碧螺春茶。蘇州創造出今天的經濟奇跡,用他們自己的話說,是“大樹底下種好碧螺春”。
蘇州的成長給了南通人無限遐想。其實,從直線距離看,蘇州、南通到上海的距離相差無幾,但是,以前沒有橋,所以讓人感到南通離上海特別遠。而今,有了蘇通大橋這樣一個24小時的全天候越江通道,南通的區位優勢與蘇州相比,只在伯仲之間。二者都在上海一小時經濟圈之內。
“下一個蘇州就是南通。”宋林飛深信不疑。多年前,宋林飛曾提出一個概念:北上海。“國外很多大都市,比如紐約、多倫多等等,其實是城市的組團。”他認為,“上海都市圈”的發展,客觀上也要求打破行政區劃,逐步形成經濟共同體。在他眼里,有個更大的上海:“東上海,就是浦東,西上海就是蘇州無錫,南上海就是杭州灣地區,北上海就是南通。”
如今,“北上海”的概念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。南通的一位市領導曾說,蘇通大橋通車后,南通就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“北上海”,更是區域經濟意義上的“北上海”。
以前我們是想接軌上海,現在,我們是想融入上海了!南通人心里滿是憧憬。也正是在這種預期下,最近幾年,各路外商紛至沓來。
大橋機遇的背后
在經濟學家的眼里,在我國東部漫長的沿海,從遼東半島、膠東半島一直到珠三角,在這個弓形的經濟帶上,有個容易被忽略的洼地,那就是江蘇沿海地區。有人說,這里是“東部的西部地區”,有人將其形容為“燈下黑”。不管怎么評價,這里與江蘇經濟大省的地位不相稱,與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態勢不相稱。
“正因為如此,蘇通大橋的意義是全局性、戰略性的。”華東師范大學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長樂教授說。他認為,蘇通大橋處于我國南北的一個重要戰略節點上,它的通車,打通了我國沿海大通道,對于溝通南北經濟聯系,促進區域協調發展,意義重大。隨著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同步建成,長三角地區形成了兩翼齊飛的新格局,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也會隨之加速。“因此,這不是一個單獨的事件,也不是一個城市的事情。”
南京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劉志彪教授認為,交通條件的改善,有利于長三角產業結構的調整,比如,真正高端的產業對運輸等商務成本并不敏感,這樣的產業一般不會轉移,而對商務成本比較敏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,則會加速向上海周邊聚集,這樣就會形成比較合理的區域產業布局。
而在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楊建文看來,蘇通大橋以及杭州灣大橋的建成,會打破長三角地區的“生態平衡”,也就是說,原先的產業格局、利益格局等都會隨著變化。因此,有必要對原先的“游戲規則”進行協調,以適應空間格局的變化。
也有專家指出,促進區域協調發展,縮小蘇南蘇北的發展差距,光有橋還不夠。而某種程度上,非經濟的因素對于蘇北發展的羈絆,更甚于經濟因素。一位學者分析,在蘇北地區,重仕文化和官本位意識相當濃厚,這或許是“蘇北起飛所背負的沉重的翅膀”。
因此,要從根本上改變江蘇經濟南重北輕的格局,在通過越江通道的建設改變蘇北的區位條件的同時,人們也希望看到,隨著與蘇南空間距離的拉近,蘇北地域文化中那些不利于發展的種種羈絆和束縛,會不斷被沖擊、洗刷直至消解。 |
【關閉】 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