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企業做大做強,離不開****的企業家,特別是在中國目前的現實情況下,更是如此,企業家基本上就是企業的“****推動”。基于這個意義,我對四位企業家抱有崇高的敬意。
****位是萬科王石。就王石個人而言,是有“英雄主義性格”的,能夠爬上世界****高峰,不是作秀可以解釋的。王石在很多年前,就在萬科倡導職業化,倡導透明體制,而且是在萬科成功的時候倡導。這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和超越。
第二位是聯想柳傳志。柳傳志在建立聯想時,始終以HP、IBM等****公司為榜樣,建立了一個不依賴于個人的運營管理體制,然后從容退下,當聯想業績出現滑坡,又坦然面對失敗,勇于并購IBM的PC業務,引領聯想進入前途未卜的國際化軌道。這種使命感值得尊重。
第三位是TCL李東生。即使在國際上,并購成功的概率也是非常小。但李東生帶領TCl連續并購了法國阿爾卡特和湯姆遜。他實際上是在告訴中國企業,如果關起門來進行“突圍”,只是死路一條,因為我們的敵人是我們自己。當我們與自己作戰的時候,開放是****的出路。
第四位就是格蘭仕梁慶德。在奮斗的層面,我對格蘭仕成長背后的樸素邏輯非常尊重。道理很簡單,在中國目前這批所謂的****企業,大部分是一邊玩政治拿資源,一邊玩市場拿利潤的“市場政治家”,能夠像格蘭仕一樣完全憑著“公平報酬”的市場規律起作用,通過整合產業鏈“做苦力勤勞致富”的,也就是那么一兩家而已。
在我看來,王石、柳傳志、李東生和粱慶德,都可以稱為偉大!但是,中國卻沒有一家企業可以成為偉大。
所以,當中國一批****的企業,像聯想、海爾、方正等出現了增長停滯時,我們也許就要換個角度想想,問題可能不是出在業務上,而是出在我們這一批企業家的頭腦里。
在“中國制造”興盛全球的背后,相當一部分制造性企業老總,所思所想的不過是一個“加工作坊”的現代版。“中國制造”中的****企業群,擁有的不過是武功中的“外家功夫”,兇猛有余而內力不足。
中國****企業與******公司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,并不完全是技術、設備等物質層面的。我們****的差距存在于我們的腦子中:我們并不真正理解支撐現代企業的制度、管理與文化到底是什么!
一句話,中國企業需要榜樣!中國企業界今天最基本的使命之一,就是把自己放到一個更大的背景中,比如在GE、寶潔等這樣一批******公司運行機制背景下,比較研究一番,才能搞清“我是誰”。
|